第(2/3)页 何为通商便利? 那就是除了大明规定的以徐氏为首那些商人以外,余的各地商人此后三年之内,也可以到印度自由采买、交易。 与前面不同的是,这些商人只有贸易权,却没有在印度定居、建厂和开店的权利。 看似区别只有一点,可等到真正开始贸易的时候,很快就能发现两者之间天上与地下的区别。 徐氏及少数的大明商人,将作为一个大明的官方商贸团前往印度,绝非是单体前往贸易的商户。 他们不仅在国内受到大明朝廷的支持,即便在印度,也会因受到蒙兀儿军队的保护而在当地享有特权。 作为回报,徐氏承诺,此后进行贸易期间内,将向蒙兀儿提供大明市场上的货物和少许珍品。 谈完贸易,沙贾汗最为关心的问题来了。 命宫廷仆人送走徐百万以后,沙贾汗单独留下冯显高,仔细地谈了大明在印度境内开设大使馆的事情。 当然,单独谈也是要有翻译的,不然谁也听不懂谁说的话,岂不是对牛弹琴了? 谈话的过程中,冯显高发现这位蒙兀儿皇帝对大使馆的事儿很感兴趣,从表情上看,他似乎也对大明对蒙兀儿没有敌意而感到放心。 其实冯显高也能明白,大明如今的国际威望只怕是已经超越了万历三大征之后的时候。 北面蒙古部落臣服了三分之二,国内各种叛军全都被相继平定,鞑清缩在辽东苟延残喘,朝鲜和日本则都对大明称臣纳贡,据说连安南的郑主和阮氏都有向大明臣服的意思。 尤其刚举办不久的阅兵,那里的军容盛况,被使者说的绘声绘色。 沙贾汗是印度历史上少见的雄主,即便没有亲临,也知道这绝不是自己能与之为敌的对手。 这样一个国家,离此地又不是很远,更何况现在蒙兀儿战事也不少,沙贾汗也是勉力维持。 若和大明闹了不愉快,只怕莫卧儿会顷刻之间分崩离析。 庆幸的是,这位大明的天子,似乎并没有与莫卧儿为敌的意思,派来的使者是代表着和平。 在翻译的转达下,冯显高很快就明白了这位蒙兀儿皇帝是打着什么心思。 这货居然想和大明建立同盟。 自己本来就是为了建立贸易而来,建立同盟这事儿可就大发了,可不能擅自做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