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臣提议,大军行兵所至,皆以纳降为先,云南人心,既属在本朝,可因而导之。” “土宇分崩,日动干戈久已,鹬蚌相持,生民糜烂而无主,地道不宁而告变。” 都察院左佥都御史李邦华附议:“陛下宜明赏立格,有能执沙定洲及万世夫妇以献者,封以功勋,以府降者授以指挥,以州降者授以千户,以县降者授以百户。” “若沙普之贼系颈自止帚,可待以不死,仍量其后代与官职,则人心向应,贼胆自寒。皇明可兵不血刃,而大功可成矣。” 两日过后,廷议定征云南。 十月十三日,崇祯皇帝告谕天下,将以沙定洲、万氏为主的各土司军,彻底定性为叛军,坚决予以剿灭。 李定国、白文选、马维兴等统领的已降西军为先头部队,后续崇祯皇帝又命高杰、白广恩率宣大军五万从贵州入滇,势在必克。 ...... 听闻李定国、白文选三人已挺进云南,沙定洲彻底慌了神,与万氏在昆明召集各土司酋长商议战策。 今年正月,已经拿下云南基本大局的沙定洲,一方面向崇祯上疏请求世镇此地,一方面派大军进围楚雄。 为什么要进围这个弹丸小地呢?别看这里地方小,却窝着此时大明在云南的最后一股势力——以兵备道杨畏之和沐天波为首的明军。 这支明军人数不多,但态度极其坚决,尤其是最后一任黔国公沐天波的存在,更让沙定洲惴惴不安。 只要沐府法定的继承人还活着,沙普在云南的地位就永远不会得到朝廷和百姓承认。 所以,攻灭楚雄,对沙定洲和万氏来说,势在必得,就是鏖战,也要把这里给鏖下来。 另一方面,杨畏之接回沐天波之后,便在城中环城立濠,派人求援,一副坚守此地的架势。 土司军集中了庞大兵力,分成七十二营,每七营为一大营,将楚雄层层包围。 虽然杨畏之等人竭力据守,崇祯也在另一边同时期展开对顺军的全面反攻,明军在中原连战连捷,但毕竟远水救不了近火。 楚雄弹丸小城,终究经不起长期围困。 在没有崇祯的历史上,杨畏之死守楚雄八十余天,城中弹尽粮绝,几乎支持不的时候,李定国到了。 可现在不同,张献忠调集兵力着重防备四川,并没有天降神兵,楚雄怎么样了呢?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