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爹爹!”黛玉疾步上前扑在林如海怀里,已是泪水涟涟,哽咽不已。 林如海见着女儿不由得也红了眼眶,想着在扬州时九死一生,险些真再也见不着女儿了。一面安抚女儿情绪,一面打量,见她身量虽一如既往的纤细袅娜,却是气色极佳,毫无病态,大为放心。又抬头去看林青筠,刚想说些什么,蓦地想起张家退亲一事,不禁叹了口气。 “好了,乖玉儿快别哭了,仔细你姐姐笑话。” “姐姐才不会笑话我。”黛玉娇嗔一句,顺势退开身,一边擦了眼泪一边细看父亲形容,不由得眼睛又是一热:“爹爹受苦了。” “爹爹能吃什么苦,快别哭了,眼睛都肿了。”林如海再度宽慰。 林青筠这才上前见礼:“青筠见过义父。义父一路辛劳,府中房舍早收拾齐备,义父先歇歇。妹妹有什么话晚些再说不迟。” 黛玉也忙止住哭声,笑说道:“正是呢,女儿糊涂了,爹爹该洗洗尘土歇一歇才是。我与青筠姐姐早让厨房备好了爹爹爱吃的菜,等晚些时候我再去请爹爹。” “青筠、玉儿都辛苦了。”林如海到底上了年纪,兼之在扬州劳心劳力,又一路车马颠簸确实累了,便不再多说,先去歇着了。 当晚办了一桌接风宴,也是团圆宴,林家三人没讲究什么食不言的规矩,在席上互诉离别诸事,却默契的不曾提及张家退亲。待席散后,林如海将林青筠请到书房。 “义父找我?”林青筠已猜到林如海要说什么。 果然,林如海说的乃是张家退亲之事。 “张家退亲先与我说了,虽嘴上说是八字不合,只怕不是详情。我一再追问,张家却闭口不言,我虽有心为你讨个公道,但一来扬州脱不得身,二来……张家到底与你有救命之恩,又对你身世知之甚祥,未免节外生枝,也只能如此罢了。”林如海虽信好友张令闻的品性,却对其子张鸣不信任,今日能毁信退亲,焉知他日做不出其他事来?目前他前途未知,甄家却树大根深权势煊赫,一旦林青筠身份暴露,只怕护不住她。 林如海的言外之意青筠也知晓,笑道:“义父不必为青筠担心,此中内情青筠都知道,虽说退了亲名声有亏,但何尝不是青筠幸事。” “你若能如此想也好。”林如海虽未出口,却打定主意要为她寻一门四角俱全的好亲事。说到底,张家退亲着实惹恼了他,当初要结亲的是张家,如今要退亲的也是张家,哪怕林青筠只是小小秀才之女,却也不是他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。如此作为也太令人齿冷! 自此后,林家再不提张家,一切如云烟散去。 林如海是正式卸任后回的京,交割了扬州公务,如今赋闲在家,等待皇上召见。当然,暗中早有密折呈递了上去,如今这般举动,不过迷惑外人罢了。外人不知内情,见林如海突然回京,却不曾有任何调令旨意,误以为其失了圣心,特别是一些人上门“打听”之后,林家再度门庭冷落。 贾家亦是如此想。 当林如海带着黛玉登门时,贾家态度便很是冷淡,贾赦贾政皆不在家,只一个贾琏招待殷勤。林如海将这一切看在眼里,不动声色,只是越发觉得荣国府已不复当初。 贾母历经世事,虽对林如海突然无声无息回京很是惊疑,却不似旁人那般外露,态度一如既往。 “女婿给老太君请安了。”虽说贾敏去世,但林如海并无再娶之心,兼之女儿的缘故,待贾母仍是敬重。 “都是自家人,何须多礼。”贾母见到他却是想起已逝的女儿,不由得心中一悲,滚下来泪来。“我这些儿女里头,独疼敏儿一个,偏她早早撇下我去了,竟是最后一面都不曾得见。” 身旁的鸳鸯等人连忙解劝,便是林如海也眼眶一湿。 贾母好容易止住眼泪,揽着黛玉在怀里说道:“幸而有玉儿伴着我。玉儿像她母亲,见着玉儿就似见着我的敏儿了,我只愿她长长久久伴着我才好呢。” 第(2/3)页